close

媽媽手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可不是媽媽的專利

骨科周聰哲醫師

       媽手正式的名稱是橈骨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radial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它是指大拇指靠近手腕側邊的伸拇指短肌腱與拇指外展長肌腱之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

媽媽手

      媽手常見於30-50歲之健康之婦女或剛生產過後之孕婦,另外像工作時需反覆使用拇指或手腕的工作者,都是發好族群。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於不正常用力或反覆用力過度。例如:抱小孩、洗衣服、扭擰物品、打字、裁縫工作等。另外,過長時間玩手機,也成為目前最夯的發病原因。許多病人同時也會患板機指,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會同時發病於兩手腕。其特點是在橈骨突處腫脹疼痛,且常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手腕及手的扭擰的動作、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
    
       
媽手的診斷通常只須要靠臨床理學檢查,一般在橈骨莖突處會有明顯壓痛,局部或有腫起之結節。另外請患者將拇指握在四指中,將手腕向尺側偏移,則會產生拇指基部近手腕的疼痛(Finkelstein test),就可以確診媽媽手。

31904tn.jpg

       X光檢查非必要檢查,通常有外傷病史或疼痛時間太久,需做鑑別診斷時再照。須做鑑別診斷的疾病包括大拇指基部之掌指關節炎、手腕背側之腱鞘囊腫、橈屈腕肌腱炎,舟狀骨骨折,與手腕關節炎等等。如果不治療則可能產生慢性疼痛、手腕肌力減少、拇指活動受阻,與肌腱斷裂(很少發生)。

       步的治療包括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物,休息,復健按摩或以副木固定拇指,症狀可以減解。局部注射類固醇注射,效果良好,一般而言,不要超過三次以上的注射是相當安全的。另外中醫的針刺療法,也有不錯的止痛效果,簡單迅速,操作時疼痛輕微,最大優點是不需暴露在類固醇的風險下

       種保守療法無效後,可以考慮接受手術。門診手術,術後復發率低,只須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約二十分鐘左右,傷口小(約1~2公分),不須要住院。術後手腕拇指可正常活動,手術後約兩星期時拆線,即可恢復正常工作。手術缺點除可能暴露在傷口感染的風險外,就是術後拇指力量會弱化,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床上常見媽媽手反覆的發作,最常見的原因是患者「無法休息」,或是根本不知道工作內容就是發病的主因。因此,工作時正確的使用媽媽手護具,並且在未發病(不痛)的情況下也使用媽媽手護具,就成為預防媽媽手反覆發作的要點。

媽媽手護具

.正確選用媽媽手護具很重要‧

※版權所有,.轉載本文或圖片,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o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